1.礦石的結構特性:是指礦物在礦石中的結晶程度、礦物顆粒的形狀、大小和相互結合關系,不同礦物集合體之間的結合力比同礦物內部的結合力要??;在同樣的礦物集合體內,晶體面上的結合力要比晶體內部的結合力要小。礦物晶格間的作用力越大,也就越難破碎。
2.礦石的結晶形態:礦石或礦物的結構具有某些缺陷、裂隙時,往往首先易在該部位破裂。
4.礦石的粒度:隨著物料的粒度減小,以上提到的引起礦物強度降低的因素也減少,故細粒級礦粒的強度較高,承載的抗壓強度大,也就是礦粒越細愈難磨碎。
5.物料的脆性:破裂前無變形或變形很小的物料叫脆性物料;破碎時先變形而后破碎的物料叫塑形物料。
6.破碎的方法:礦石的抗壓強度最大,抗彎強度次之,抗磨強度再次之,抗拉強度最小。針對礦石這一機械強度特點,實施恰當的破碎方法,可以使破碎更加有效。對于硬物料應采用折斷配合沖擊來破碎,若采用磨碎,機械將遭嚴重磨損;對煤這樣的脆性軟物料,則以劈裂與沖擊較為合適,若采用磨碎,將產生過多粉煤,給選煤工藝帶來困難。沖擊破碎主要以動載荷進行破碎,效果比用靜載荷好。破碎機工作時,工作面也主要以動載荷形式作用于礦物,具有一定的沖擊效果。在載荷超過疲勞極限的條件下。反復沖擊物料可以減小破碎時所需要的應力,因此,高頻沖擊破碎有較好的效果,功耗低,破碎比高,過粉碎小。
總之,掌握了物料性質與破碎方式相適應的規律,對金屬礦石、化工原料和煤等的破碎,都可以正確選擇所需的設備。